商丘穴位有哪些功效
商丘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?
补足气血、保养乳腺、治顽固性咳嗽。缓解治疗腹胀、肠鸣、腹泻、消化不良、便秘、神经性呕吐、急慢性胃炎、肠炎、黄疸、痔疮、便血等。缓解治疗足踝痛、脚气等 。缓解治疗小儿惊厥、百日咳、水肿等。
商丘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,主要作用是针对脾胃功能问题,如各种因素导致的脾胃失调、脾胃不和,进而出现的食欲不振、腹痛、腹胀、便秘、腹泻、肠鸣音增加,这种情况都可以选择商丘穴进行治疗。
商丘穴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,除了具有健脾化湿、通调肠胃的作用,还有一定的止咳、平喘和退热功效。
商丘穴归属足太阴脾经,有治疗便秘、痔疮、百日咳、消化不良、便血、黄疸、脚气等作用。商丘穴的位置:内踝前下方凹陷中,详见本文图解商丘穴的准确位置图及穴位疗法。
商丘穴和太渊穴 商丘穴位于我们脚踝前面的凹陷处,太渊穴位于我们手腕掌侧,将这两个穴位联合起来进行艾灸,对于肺部、脾胃都有很好调节作用,一些经常肠胃不适、腹泻的人也可以多艾灸这两个部位。
还有一个“哈将”,是脾经的原穴,在脚内踝前垣,这个穴叫商丘穴。“哼哈二将”,为什么老搁一块呢?因为脾肺之间是相互作用的,这两个穴位之间遥相呼应,既能健脾,又能补肺,这两个穴位同时涵盖着对方的功能。
每天学一点中医:人体的穴位图及功能,讲解的很细致,收藏吧
1、中医讲头目风池主,就是因为风池穴能治疗大部分风病。风池穴位于后颈部,后头骨下,两条大筋外缘陷窝处,与耳垂齐平,常与攒竹穴、太阳穴、睛明穴、四白穴等配合,治疗眼部疾病,缓解眼部症状。
2、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,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。称为穴、穴道。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,309个双穴、50个经外奇穴,共720个穴位。
3、咽喉肿痛:三棱针点刺放血。方法:消毒穴位,医者用拇指由患者的大鱼际向指端推3~5次,最后一次停在指关节处,捏紧拇指,另一手持三棱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,针孔要大,挤出血10~15滴,使血由暗红变淡为宜。
4、百会穴 位置:头顶正中,两耳尖直上与头正中线交叉点处。主治:升阳固脱,振奋阳气,清热开窍,健脑通络。
5、健肾固精按丹田穴-- 丹田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,相当于石门穴位置。方法是将手搓热后,用右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按摩50至60次。能健肾固精,并改善胃肠功能。
治肠炎按压商丘穴
按压方法:患者正坐垂足或仰卧,足内踝前下方可触及一凹陷,按压有酸胀感,即为商丘穴。按摩时将左脚放在右腿上,右手除大拇指,另外四指托住左脚的脚踝,大拇指指腹按压此穴60次,然后换右侧。
商丘穴配天枢穴、阴陵泉穴:有健脾化湿的作用,主治腹泻,腹胀。
主治:腹胀,肠鸣,腹泻,便秘,消化不良,足踝痛,神经性呕吐,急慢性胃炎,肠炎等。 商丘穴商丘穴在内踝骨的前缘偏下一点。商丘穴正好对应租地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,因此可以治疗各种炎症。
艾格格:艾灸各个穴位的功效和作用,收藏自用!
肩部、背部:大椎、肺俞、肩井 功效:对于一些支气管、鼻炎、颈椎有问题的患者,可以常艾灸这几个穴位。腰背部:腰阳关、肾俞 功效:对于一些经常腰痛、肾虚以及一些妇科疾病,可常艾灸以上穴位。
水道穴 水道穴主要是在足阳明胃经,艾灸此处,能够对我们身体的水道产生刺激,从而疏通水道,让滞留在我们身体的水分能够流出体外,很多痰湿肥胖的人体内就有很多水流不出去,因此引起浮肿、肥胖。
其次,艾灸能够行气通络,它可以起到调和气血,疏通经络,平衡机能的作用,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、冻伤、不孕症、扭挫伤等作用。
发布于:2023-12-03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