附子泻心汤的功效,附子泻心汤的功效包括A补中B泻热C固表D消痞E散水
泻心汤系
三黄泻心汤证 三泻心汤:半夏泻心汤、生姜泻心汤、甘草泻心汤,三个方剂差别不大,主症多半是抓心下痞。压痛没有那么明显的这种胃的地方的胀的感觉、闷的感觉,就是痞证。
甘草泻心汤:组成:甘草12克(炙)、 黄芩9克 、干姜9克、 半夏9克(洗)、大枣12枚(擘)、 黄连3克 。上六味,以水2升,煮取2升,去滓,再煎取600毫升。温服200毫升,一日三次。
三泻心汤,就是半夏泻心汤、生姜泻心汤跟甘草泻心汤 柴胡汤的煮法煮泻心汤:先用比较多的水煮到差不多六碗,然后把渣渣捞掉,然后再光煮那个汤,把它收到三碗。柴胡汤在我们中医的归类是所谓的和解剂。
三泻心汤,就是半夏泻心汤、生姜泻心汤跟甘草泻心汤。这个三黄泻心汤呢,它主症当然是心下痞。【15】心气不足,吐血,若衄血者,泻心汤主之。
半夏泻心汤出自《伤寒论》,有半夏、黄连、黄芩、甘草、干姜、人参组成。全方寒热互用以调阴阳,苦辛并举以复升降,补泻兼顾以调虚实,为治疗寒热互结之心下痞经方。现试图从多角度、多效性方面解读该方,探求其作用本质。
根据方剂名称的提示,半夏泻心汤的主要功效为“泻心”。泻心的“心”并不是指心脏器官,而是指心下部位,即上腹部。泻心就是泻除心下部位的邪气,消除心下部位的痞满症状。所以名谓“泻心”实则泻胃。
附子泻心汤
1、附子泻心汤--明·方贤著《奇效良方》 【处方】大黄、黄连、黄芩,各二钱。附子(炮.去皮脐.切作四块.只用一块)。 【功能主治】治心下痞而后恶寒汗出者。
2、选用附子泻心汤合失笑散加味,每日1剂,服后逐渐好转,至20剂服完,症状消失。后以香砂养胃丸调理善后,并嘱注意饮食,保证充足睡眠,至今胃病未见复发。
3、汗血同源,故失血很多时,跟汗出恶寒是同一处方,还是可以用炮附子。炮附子用于救逆上,阳不足用生附子, 炮附子固阳 ,遗精频尿用龙骨牡蛎还是收不住时加炮附子,汗尿亦同源。
4、附子泻心汤由大黄、黄连、黄芩、附子组成,主治痞而复恶寒汗出之阳虚痞证,方中大黄、黄连、黄芩苦寒清热消痞,附子辛热温经回阳,诸药共奏扶阳泄热消痞之功。
5、附子泻心汤:组成: 大黄12克、 黄连6克 、黄芩6克、 附子10克(炮,别煮取汁),上四味,切三味。以麻沸汤400毫升渍之,须臾,绞去滓,纳附子汁,分温再服。功能主治:温经回阳,泄热消痞。
上火下寒中焦不通,吃什么中成药好?
1、上热下寒这种病十分复杂,是中医讲的寒热错杂症,一般用桂枝汤,小柴胡汤,乌梅丸等等方剂治疗。 症状比较严重的,可以使用中成药加味逍遥丸,金匮肾气丸治疗,效果很好,注意休息。不要熬夜,多吃新鲜蔬菜水果。
2、这样就得出了题主的问题了,上火下寒中焦不通吃交泰丸和附子理中丸。
3、清宁丸:清热消肿,泻火通便。用于火毒内盛上炎致头晕耳鸣,咽痛牙痛、口舌生疮、目赤流泪、中焦满盛、大便干结。牛黄上清丸:清热散风,泄火解毒。
发布于:2023-10-07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