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耳菊功效主治(羊耳菊功效主治与作用)
羊耳菊的药用价值
1、羊耳菊味辛、微苦,性温,具有作用:祛风散寒:可用于治疗风湿导致的关节肿痛;舒筋活络:可用于治疗风寒导致的筋骨疼痛;止咳平喘;行气止痛:如可治疗气滞导致的胸腹疼痛、胃痛等;补益气血:可治疗体虚。
2、祛风利湿,行气利湿,解毒消肿。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。羊耳菊是不是福建生毛将军是。据《中国植物志》显示,羊耳菊别名单耳菊,小号毛将军,它的特点就是叶互生,药用全草或根。功效是开胸利膈,疏风解表。
3、【功能主治】散寒解表,祛风消肿,行气止痛。用于风寒感冒,咳嗽,神经性头痛,胃痛,风湿腰腿痛,跌打肿痛,月经不调,白带,血吸虫病。【用法用量】 0.5~1两。
4、羊耳菊夏季生长最为旺盛。到了夏天,很多有需要的人都会去采摘回来,把它晒干之后保存起来。它可是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的。产妇坐月子的时候,将它煮水,给产妇和婴儿洗澡,可以祛风散寒。
请问一味中药白背风(又名:白牛胆/白羊风/羊耳菊/山白芷)的药方/用法...
请问一味中药白背风(又名:白牛胆/白羊风/羊耳菊/山白芷)的药方/用法你说的中药应该是:【药名】白牛胆根【别名】白面风根【性状】根头部常残留短小地上茎。根呈圆柱形,有分枝,长2-5cm,直径0.3-5cm。
羊耳菊的别名 白牛胆、毛老虎、白背风、山白芷、小茅香[1]。2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 (BUChHam.) DC.的根或全草[1]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江西、福建、浙江[1]。
【用法与用量】内服:煎汤,0.5~1两(鲜者1~2两)。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 【选方】①治腰腿痛:羊耳菊一两,胡枝子根六钱,大风藤三钱,当归六钱。水煎,一日二次分服。
小茅香的别名 白牛胆、毛老虎、白背风、山白芷、小茅香[2]2 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 (BUChHam.) DC.的根或全草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江西、福建、浙江。
羊耳菊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、清除自由基、抗炎镇痛、免疫调节及抗癌细胞增殖活性。羊耳菊又名白牛胆、山白芷,为菊科植物,民间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、咽喉肿痛等。
山白芷 (即羊耳菊,在广东和福建称山白芷,还称白牛胆、大力王、毛柴胡[湖南]、叶下白、冲天白、小茅香、大茅香、牛耳风、羊耳风、白面风、白背风、绵毛旋覆花、天鹅绒、毛舌头、毛山肖) 性味归经: 辛、微苦,温。
羊耳菊简介
来源及产地 菊科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 (BUChHam.) DC.的根或全草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江西、福建、浙江。[2]3 性味 辛、甘,微苦,温[2]。
为菊科植物羊耳菊Inula cappa(Buch. Ham.) DC.的干燥根及根茎。
龙骨风的临床应用 飞桃冲剂:飞天蠄蟧30g,五指毛桃45g,胡颓子叶15g,山白芷(羊耳菊)9g,鱼腥草24g。
发布于:2023-12-05,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